查看原文
其他

选择这个专业,“别人会羡慕我们”

关注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11-03

编者按


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尊师重道的传统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殷嘱托,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他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宣传部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聚焦国科大教师队伍中的“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材编写者、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国科大“李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科大躬耕教坛、潜心育人的科学家“大先生”风采。


本期,国科大官微推出《大先生的科学课》系列微视频第一季第四集,走近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汪筱林,聆听这位“大先生” 的科学课。



 点击播放《大先生的科学课:汪筱林》


山石嶙峋,草木葱郁。在十几亿年的地质演变长河中,受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这里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独特的地质奇观,包括地层剖面、岩浆岩(体)剖面、构造形迹、古人类、古植物、重要岩矿石产地、火山地貌、冰川地貌、河流景观、地震遗迹和地质灾害景观等地质遗迹。


这里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华北地区一系列标准地层创名于此,这里是中国地质学的摇篮,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科考路线和科普教学场所。2024年4月13日,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汪筱林讲授的研究生课程《现代地层学原理》,将课堂“搬到”北京市门头沟区下苇甸和灰峪进行现场教学。


在门头沟下苇甸,汪筱林带领同学们观察华北克拉通距今十亿多年前的中晚元古代的沉积,以及四五亿年前寒武纪和奥陶纪的海相地层;在门头沟的灰峪,观察华北克拉通中奥陶统与中石炭统之间的沉积间断和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室内教学和室外实践相结合,更能让同学们理解地质现象并融会贯通。


远古化石记录了地球与生命演化的故事。汪筱林正不断努力,发现一件件翼龙和恐龙化石,“翻译”着一亿多年前空中和陆地霸主的生命之谜,并通过课堂将发现的经验和获得的感悟,传授给同学们。



汪筱林,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他先后主持辽宁、内蒙、山东、甘肃和新疆等地区的大规模科学考察与化石发掘,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等,研究命名了70余种翼龙、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


叩响恐龙世界的大门


汪筱林与恐龙结缘的故事,要从本科说起。


他酷爱大自然,中学时期便向往地质队员走南闯北的生活。因此,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攻读地质矿产普查。


“我记得一次鲁西南野外实习,带队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见岩石的岩性特征和层理构造,将自己带的水全部倒在岩石上,边观察边告诉我们相关原理。”这次实习,让汪筱林的“探测好奇心”越发强烈,“这些沉积现象非常神奇,小小的一片岩石竟然可以推测过去的环境。”


于是,汪筱林便继续选择攻读沉积岩石学专业硕士生。毕业后,他留在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工作为了发掘和装架一条恐龙为40周年校庆献礼,他与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在我国境内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开展了3年的恐龙化石发掘工作。


在化石发掘、修复和装架的过程中,汪筱林被探索未知生命与世界之旅深深吸引着。因此,他萌生了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1996年9月,他如愿以偿,考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师从邱占祥院士和董枝明研究员。


就这样,汪筱林开启了与古生物学的不解之缘。他的足迹慢慢遍布山山水水和每个化石地点,研究领域涉及翼龙、恐龙和恐龙蛋及地层学、沉积学、古环境和中生代化石生物群综合研究等。


他作为野外科考队长,先后主持了辽西朝阳和北票、内蒙古宁城、山东莱阳、甘肃马鬃山和新疆哈密等地区大规模科学考察与化石发掘,发现和采集了大量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命名了70余种翼龙、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


其中,在2002年前后,他与同事周忠和院士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填补了翼龙发育演化史上的空白。2004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并被Discover评为当年“全球百大科学新闻”。


2000-2002年汪筱林主持朝阳上河首热河生物群化石发掘

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


科学家一定要有责任心


汪筱林坚定认为,“科学家一定要有责任心。”在他眼中,研究化石就要把化石及其遗址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汪筱林分享了一个被保密了近10年的哈密“翼龙伊甸园”科考故事。


哈密“翼龙伊甸园”位于新疆天山以南、哈密西部的戈壁地区,属于吐(吐鲁番)哈(哈密)盆地的雅丹无人区。200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邱占祥院士等人在现场发现几块破碎的骨骼,汪筱林鉴定其为翼龙化石。从此,哈密翼龙动物群重大发现的序幕被揭开了。


2006年以来,汪筱林带领其科考队连续在哈密戈壁进行了10多年科考工作,发现了罕见的白垩纪哈密翼龙动物群。这一地区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上千平方公里分布范围、上亿数量的翼龙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名副其实的“翼龙伊甸园”。


其实,团队早在2006年当年就有重大发现。然而,因为化石地点暴露容易导致人为破坏,所以大家保密近10年,直到当地政府可以进行有效保护后才开始发表研究成果。2014年,团队陆续发表了关于哈密翼龙性双型、个体发育和胚胎发育、脑颅结构和飞行机理等方面的论文,揭示了翼龙的生长发育史。这些成果,被认为是翼龙发现200多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汪筱林在哈密野外工作


虽然进展背后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汪筱林始终相信,“要把自己认为对的、重要且有趣的研究坚持下去,最终会有很好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汪筱林团队和国科大、北京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多个大学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对包括哈密翼龙和恐龙化石在内的脊椎动物化石及其遗址进行研究和保护,均取得明显进展。


就在今年4月,汪筱林在带领同学们去北京西山实习的路上,发了一条关于通过CT扫描重建翼龙头骨演化的基础研究论文的朋友圈。论文作者是汪筱林的博士毕业生陈鹤。而这一成果,便是陈鹤从博士到博士后再到如今工作坚持研究了7、8年的回答。


倾力教学与实践


汪筱林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有着深厚科研积累的教育工作者。


谈及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时,汪筱林致力于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真正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中。


“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我们可以在‘时间隧道’里穿梭。我们看到的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河也不仅仅是一条河。它们的背后,记录的是一段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


在汪筱林主讲的国科大研究生《现代地层学原理》课堂上,他会带很多标本,给同学们仔细观察。理论与实际观察的结合,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学科专业的兴趣。


“从自然中学习,要先学会感受自然。”除了课堂,汪筱林还会带同学们到野外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汪筱林希望同学们要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仔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实事求是。“在野外看到无法解释的地质现象时,一定要学会打问号,切记实事求是地记录现象。因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解释随着知识的累积会不断完善。”他说道。


汪筱林在指导同学


“选择这个专业,别人羡慕我们,也应该羡慕我们。因为我们所到之处,比如一些无人区、高海拔地区和戈壁大漠等,很多人想去也去不了。大家在做研究的同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的心态和动力自然而然也会发生转变。”


汪筱林认为,教育教学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和优秀教育家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信念,也是他一直在践行的理念。


汪筱林(一排右四)和同学们在野外实习


将科普进行到底


汪筱林钟情于野外,也醉心于科普。他经常参加和组织各类科普活动,也将科普活动带到了他的野外发掘现场。


“科普是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将研究成果以科普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告诉他们科学发现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地质古生物学的魅力和大自然的壮美。这对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兴趣和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自2001年以来,汪筱林为不同层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作了百余场科普报告。他积极倡导同学们走进博物馆、走进野外基地、走进科考现场等,探索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


“地层或岩层是记录地球演化和生命演化的‘百科全书’,岩石是文字,化石就是其中精美的插图。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把这本‘百科全书’翻译给世人。”汪筱林曾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科学演讲中讲道。


汪筱林作科普演讲(点击图片可进一步了解演讲内容哦~)


如今,汪筱林也在积极推动科学与影视融合的科普教育方式,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更多科学元素,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学习或了解到更多科学知识。


目前,他担任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主任,和专委会的同仁们架起不同领域科学家与影视艺术家深度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专委会为《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和《三体》等的科幻影视作品推荐科学顾问,促进科学与艺术合作发展。


在科研、教育和科普道路上,汪筱林依旧在坚守和创新。


“研究了20多年翼龙和恐龙,很多人羡慕我的工作,我觉得羡慕是应该的。”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汪筱林都会在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探索,用自己的年华还原地球过往的印记。


“交流不分年龄”,这位院士传授毕生所学!

如何讲好上百人的科学课?院士有招!

走进国科大“大先生的科学课”


来,一起看国科大的秋天!

喜报!国科大首次参赛,奖项+9!

Cell发文!国科大师生团队揭示病毒致病新机制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edu.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出品/国科大融媒体编辑部

文字/薛静怡 谢雨荷

图片/张京科 国晓薇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国晓薇

美编/陈星雨

责编/边郑珊 齐晓研

点击关注

点赞

分享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